2007现场张江:诗意的停・流

2010-12-09 | 分类:

        公共艺术品落成张江,“文献展”拉开帷幕
  

       “2007现场张江:诗意的停・流”公共艺术活动今日于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举行隆重的艺术品落成典礼,同时开幕的“文献展”还将展出此次参展艺术家所设计的作品模型、图画草稿等文献资料。


  “现场张江”是一个以公共艺术为核心展开的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作为第二届“现场张江”,今年不仅首次实现参展艺术家和作品形态的国际化,更侧重公共艺术的使用功能与社区实际需要之间的关系。和其以往的公共艺术不同,本次展览的方向定位为“城市家具”,即以艺术的形式开发城市中的公共设施。此次艺术家们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其使用功能,有车站、凉亭、座椅、滑梯,融入张江所有居民的日常生活,白领们在犹如玉兰花瓣的车站下迎来一天的开始,在工作之余来绿地的凉亭与座椅上放松心情,体会自然。孩子们在可乐罐样的滑梯上享受艺术带来的欢乐。


  2007现场张江邀请了十位国内外重要的城市文化艺术创作者:安杰拉・布洛克(Angela Bulloch)、丰江舟、林明泓、刘□、马岩松、莫尼卡・邦维奇妮(Monica Bonvicini)、施慧、孙良、杨旭、钟山。艺术家们以永久性材料为主,以张江艺术公园和张江集团办公区域为此次作品落地中心,完成10件具有标志性、国际性和实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


  今年活动主题是诗意的“停”和“流”,旨在探讨当代都市中,人如何定义自身与都市空间的关系,展现艺术家如何通过自己巧妙的安排,使得日常的景观和景物发生片刻的诗意的变化,从而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重新定义日常生活,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艺术作品和活动,使得公众在上下班的过程中,能因为这些作品而停留,观赏和使用。


  本次活动由策展人皮力策划,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宣传部指导,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浦东新区张江功能区域管理委员会、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张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张江当代艺术馆承办,上海八六三信息安全产业基地有限公司、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经典回放:公共艺术之路


  2006年,坐落于上海浦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公共艺术项目:“现场张江”。从一开始,这个常规性的展览就定位于“公共”和“现场”这两个概念上,即探索有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公共艺术。


  2006年的“现场张江”,所有的参展作品探讨的都是在电讯、信息、网络、图像以及生物工程发展的时代全新生存体验和思考。展览策划的基本依据是:新技术已经彻底改造了我们的视觉经验和生存经验以及价值观,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使视觉艺术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试图在视觉经验与生存体验,科学与技术彼此改变的共识下,再次通过当代艺术的作品在公共空间中的展示,完成当代艺术与社会公众在视觉体验和生存体验层面交流,使我们在瞬息万变而又变幻莫测的现实生活中更具洞察力,并以此重新定位个体之问的生存联系,从而形成超越现实居住社区的“文化现场”。


  以2007年7月28日现场张江启动仪式暨记者招待会为标志,“2007现场张江:诗意的停・流”公共艺术活动拉开了序幕。在启动仪式上,多媒体艺术家丰江舟用在张江所采集到的图像和声音为张江的观众制作了一场视觉盛宴,从另一个角度展示张江与众不同的魅力。2007年11月19日,“2007现场张江:诗意的停・流”系列活动之二“公共艺术在张江”高端主题演讲在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分院举行,多位张江园区负责人与艺术家、策展人参与并发表演讲,不仅是一次公共艺术的普及教育,同时也是艺术与社区公众交流的一次具体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着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生活中的本质,是公共艺术文化内涵的延伸和体现。


  未来张江:国际公共艺术博物馆


  2007现场张江抓住了2007年上海艺术博览会、2008年上海双年展的契机,首先实现参展艺术家和作品形态的国际化,并希望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问,在张江园区积累20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的公共艺术作品,同时借2008年上海双年展的契机,在国际上有效地推广“现场张江”艺术活动。从2009年开始,作为“现场张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希望形成国际性的策划和顾问团队,来推广“现场张江”项目,争取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张江园区能够拥有40件左右重要的国际公共艺术作品,诞生一张崭新的“张江艺术地图”(为全国高新科技园区的第一张艺术地图),并逐步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探索属于国有资产的艺术品的保管与使用,保值与升值,以及衍生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等),从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公共艺术博物馆”,使之成为浦东新区的都市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亮点。


   “停”与“流”的诗意:张江实践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社会快速发展的年代,每个社会成员都在竭尽所能地劳作,从不同的角度为整个社会创造着价值。张江,是一片汇集了中国和国际众多高科技产业精英的热土,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商业运营线路从这里穿越,毋庸置疑地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佳象征。


  2007年,是张江园区开发建设的l5周年,在公共形态的当代艺术不断融入其科技新城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这个上海高科技的中心正不断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文化生机。继2006年的“城市进行式”之后,大型公共艺术项目“现场张江”也进入了发展的第二个年头,本届主题“诗意的停・流”汇聚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们的精心创作,将把新的惊喜带给张江。


  “诗意的停・流”意在反映张江丰富而蓬勃的业态,也旨在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提示人们在高效工作的同时不忘关注自己的栖身环境。我注意到,艺术家们的实验中,大多数作品的关注点放在为当地人制造各种休闲机遇的可能性上,让人们在高速流动中有停留歇息的机会,进而于短暂的停留中体味生命的内涵,获得体味的诗意。


  一个高科技园区为什么需要艺术?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对于国际艺术界来说,这样的公共艺术创作也是全新的课题,通过2006、2007两届“现场张江”的实践,策划团队和艺术家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找到了阶段性的答案。张江是一个快速嬗变的环境,是一个从农村向城市过渡的开发区,新城市的建设需要新文化的支撑,而新文化的表述更需要新艺术的形式作为载体。“诗意的停・流”探讨了个人在环境中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出人本的观念,而这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本届公共艺术项目更重视作品的永久性、实用性和国际性,在首届“现场张江”的基础上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永久性的材料,可以使作品长久地存在下去,无论对于创作者、公众还是投资方,这都是最负责任的;实用性的功能,可以让作品与公众发生互动,让那些与作品不期而遇的人们在感悟中获得启示和美感;国际性的创作,不仅可以引进外部的资源与活力,更是这个公共艺术项目获得进一步关注和更大对话平台的保障。我认为,这三个重点不仅应该是本届的特色,更应该是“现场张江”未来的发展方向。亭子、座椅、公厕、公交站、人行道和儿童滑梯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直接介入使这些设施的日常面貌产生了很大改观,实用性的作品,对任何一个创作者来说都是艰巨的挑战,在本届“现场张江”的收尾阶段,我看到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感谢浦东新区、张江园区政府和企业对公共艺术项目的一贯支持,“现场张江”在不断延续的过程中正打造着一张充满未来感的“张江公共艺术地图”。可以相信,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之际,这张艺术地图所显示出的动人魅力将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中国美术馆馆长 范迪安
  2007“现场张江”艺术委员会主任
  2008年元月


  夜晚的张江是安静的,让当代艺术美化高科技。本次“2007现场张江”展览的作品聚焦“都市家具”的范畴,策划人皮力希望“现场张江”能充分反映包含艺术家和张江人在内的感受和交流;也希望艺术家自由的创造能在和谐的张江节奏之外,制造一些小小的意外和插曲,从而让线性的张江生活节奏变得有些惊奇和喜悦。张江当代艺术馆馆长、2007现场张江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李旭说,应邀的艺术家们非常感兴趣于此次公益性展品的制作,最终有九位艺术家经过多次田野考察,为张江度身订做完成了首批九件融艺术于实用一体的公共艺术品。

 

  安杰拉・布洛克(作品在创作中)


  5年前,布洛克与艺术家霍尔格・弗瑞兹合作创作了一个观念作品,第一个形似灯箱的“像素盒”――一个立方体模型。这个设备中安置了14瓦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灯管,通过电子程序对发光度的控制,每种色彩都能产生256种色彩变化,合在一起的话,理论上能产生令人眩晕的不下16,777,216百万种色彩,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数字,远远超过人类的眼睛能够分辨的范围。现在这些“图像元素”的原理被运用到更大型的室内公共艺术作品中,形成巨大的彩色灯光装置。置身在安杰拉・布洛克的作品前,你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控制这些灯光的欲望,并想知道这一明一暗间所蕴含的思想。


   Monica Bonvicini莫尼卡・邦维奇妮


  此次的“透明厕所”,一方面是把私密空间暴露在公共空间中,引起对于私密行为的焦虑,但在视觉上却又让人想起丹・格拉汉姆的作品。在涉及到空间、性别和权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莫尼卡以特有的敏锐在建筑材料、工具、性别与性行为之间找到了某种对应性,通过改装、重组和再利用,实现了“性”的直白呈现,以嘲讽的方式有力地表达出“建筑物”在建筑学和社会学上的问题。

  

        丰江舟


  丰江舟制造了一个仿佛是一滴水珠一样的异型金属盒子,在这个盒子上,有三个座位和一根天线。当观众坐在这个奇特的座位上,启动按钮,就可以听到从盒子内部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是艺术家自己创作并且预先设置在电子芯片中的。不同时刻的启动,会有不同的声音;不同数量的观众坐上去,也会有不同的混响效果。在丰江舟的语言逻辑中,作品只是一个契机。它不仅是一个可以被听到的雕塑,同时也通过观众的介入改变声音的形态,从而使声音也变得有些视觉化。
  

        杨旭


  认识与知识相结合,是建筑师杨旭作品“张江站”的原初设计意图。杨旭选择嘉庆年间张江地区的水道图,而后根据图中的水道分布形状,用混凝土浇制,作为车站的基座和侧板;这样,三百年前的地图既作为地基支撑着车站的钢构架,又作为侧板供人倚靠。艺术家巧妙地将一个地方的历史“张江古地图”移植到都市运动的节点(车站)上,从而形成一个“停”与“流”的混合空间。


 
 孙良


  作为一个画家,孙良有着如创世纪一般的奇诡想像力。易拉罐的表面不再是夸张的、充满诱惑的商标,而是来源于艺术家的混合神话形象。不仅如此,当儿童被呵护着,走进这个圆筒,在晦暗之中面向阳光爬上楼梯,然后滑到阳光草坪上时,一个日常的娱乐于是开始变得忐忑不安却又有神秘吸引力。这个过程相比简单直接的快餐文化来说,具有着特殊的不确定性和体验性,甚至含有婴儿从子宫走向光芒世界的含义。